0 0
×
批量查询 结构式查询
全部分类
400-780-8018
0
0
0

HPLC技术在化合物纯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2025-03-25

在化合物纯化过程中,杂质研究的难点在于识别和控制那些在生产过程或稳定性研究中产生的未知且顽固的杂质。这些杂质的生成机制复杂,结构尚未明确,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追踪和分析。

在医药研发领域,完整的杂质研究和充分的杂质控制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药物成功获批的关键因素之一。HPLC(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能够从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出微量杂质,为后续的结构鉴定和毒性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根据混合物中被分离物质的色谱行为差异(如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的不同或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将各组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后再(在线或离线)选择性对被测组分进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先进行分离,而后逐个分析,因此是分析复杂混合物最有力的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表面键合有固定相的载体)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供试品注入后,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最终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并处理色谱信号。

HPLC不仅是一种高效、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可用于药物的初期开发及日常质量控制,还是一种高效、理想的分离与纯化技术。高效液相制备纯化技术在生物医药行业中是一种非常关键的纯化技术,它利用不同组分的化学性质差异来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

HPLC技术在化合物纯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我们来探讨一下HPLC技术在化合物纯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01 在色谱分析中,降低柱温通常会增加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但有时升高柱温也会导致化合物保留时间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在色谱分析中,一般情况下,降低柱温会使溶质的保留时间增加。然而,在少数情况下,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溶质分子在高温下发生了离子化;
(2)溶质分子的结构特性导致其在高温下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增强;
(3)固定相的性质随温度变化,影响了溶质的保留行为。

对于难以分离的物质对,降低柱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离效果,但无法实现完全分离。这是因为虽然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会增大,但同时两组分的峰宽也在增加。如果峰宽的增加速度大于相对保留值的增加速度,那么两峰的交叠反而会更加严重。

02 什么是预饱和?其目的是什么?

预饱和是指在色谱分析中,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使流动相在进入分析柱之前先与固定相充分接触,达到饱和状态的一种操作过程。

预饱和技术在色谱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色谱柱并维持其性能的稳定性。具体来说,预饱和可以防止色谱柱内的固定液流失。在流动相进入色谱系统之前,预饱和柱会对流动相进行处理,使其与固定液充分接触并达到饱和状态。这样,当饱和后的流动相进入分析柱时,就能有效防止分析柱中的固定液流失,从而保持色谱柱的性能稳定。

03 保护柱不能超声应该如何清洗?

保护柱不能剧烈超声,因为这可能会对填料产生损伤。如果保护柱出现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清洗:
(1)拆卸保护柱:小心地将保护柱拧开并拆开,取出柱芯;
(2)清洗柱芯:使用50%异丙醇溶液浸泡柱芯,以去除表面吸附的样品;
(3)处理强污染:如果保护柱受到强污染,可以像处理常规色谱柱一样,进行单独冲洗,将污染物冲出。注意冲洗时应使用适当的溶剂,并控制流速,避免对填料造成损伤;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保护柱的理论塔板数,以评估柱效是否下降。同时,注意压力是否异常上升,这可能是需要更换保护柱的信号;
(5)更换柱芯:由于保护柱属于耗材,当其性能下降时,只需更换柱芯,而无需更换整个色谱柱。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并保持分析的连续性。

04 结构类似物实战中用哪些柱子分离呢?

色谱柱是HPLC分离过程的核心。选择哪种色谱柱取决于待分离分子的化学性质、大小、极性以及所需的分辨率和选择性。例如,对于苯环类化合物,特别是卤代苯(如氯苯、溴苯等),使用苯基柱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对于苯环上取代基团位置不同的化合物,也可以考虑使用五氟苯基柱等。

05 怎么解决峰型异常的问题?比如分叉峰之类

在色谱分析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样品过载、溶剂使用不当、色谱柱污染或失效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峰型异常,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解决办法可以包括:
(1)降低样品的载样量,例如降低样品浓度或减少进样体积;
(2)更换合适的样品溶剂;
(3)如果色谱柱出现污染或效能降低,可以考虑更换新的色谱柱,以恢复分析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400-780-8018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